风叶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风叶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江华扶贫车间进村农民变工人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4-11 14:35:43 阅读: 来源:风叶厂家

在江华白芒营镇红山村,这里的山头被江华富隆果业有限公司披绿,建设成了果业基地,带动山地流转和村民就业。

相关报道: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湖南祁阳“四扶四建”补精神之钙

红网时刻5月22日讯(记者 李慧)“早上送完孩子去上学再来工厂上班,家门口的工厂上班时间灵活,挣钱顾家两不误。”这是发生在湖南江华县“扶贫车间”的生动写照,“扶贫车间”让留守妇女发挥了半边天作用,让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找到了家的温馨。从“乡村车间”简单的流水线上可见贫困群众们通过劳动摘帽的底气。

江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,也是今年湖南的计划摘帽县,到2017年底,全县尚有未脱贫人口3.2万人,43个贫困村要出列。江华特色脱贫之路是产业扶贫带动的就业扶贫,企业进村办厂的“扶贫车间”达400多家,带动9000余名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,其中贫困人口占30%左右,人均年增收1.8万元以上。

规模企业进园区,贫困户变工人

在江华九恒工业园数码车间,一位女工在生产快递条形码,号称这里生产的快递单已占领全国市场6成以上份额。她做质检员,丈夫在同一个厂的另一个岗位。还有一位农村男青年盘芳茂,过去是从瑶山里走出去的打工者,如今穿上制服,成为了一名操作员。46岁的男工黄文辉,2015年脱贫,他舍弃之前外面待遇较高的工作,把技术带回来,在厂里当上了机长,每个月拿到6000元,在县城买了房。

他们以前都在外省打工,现在回到家乡县城得到了工作机会。在与我们交流时,无一不提到,吸引他们在家乡工作的重要因素,是上可以赡养老人,下可以照顾孩子,还可以夫妻团聚,赚钱顾家两不误。

机器是冰冷的,但扶贫是有温度的。就近就业可能工资会比广州等地低,但除去开支,很多人都说剩的钱多了,外面打工一年到头存不了钱。规模企业进园区,降低了进入门槛,除了给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可持续的就业机会、工资收入,还提供了家庭团聚的机会。

永州市委常委、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表示,江华抢抓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机会,创新招商方式,引进产业项目。目前园区已落户九恒集团、贵德集团、盛华达锂电池产业园、丰辉机电等66家规模以上企业,产业工人1.1万人,其中贫困户2600余人,产业工人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,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。

生产车间在乡村,生产在家里

茫海洲村蒋美云在江华鼎维塑业有限公司上班,按件计工资,一个月能拿2000元左右。

在江华沱江镇茫海洲村,镇政府建好了厂房。沱江镇党委书记游海清说,只要企业一进驻,几天就可以开工生产。这里引进的都是技术含量低、务工年龄不受限制、务工时间宽松的生产企业。2017年这里成功引进了江华鼎维塑业有限公司,专业生产各类雨衣等塑料制品。一次性雨衣雨披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件。

这个扶贫车间里的工人都是海洲村的农村妇女,基本都是家有老小,一边要上班,一边要照顾家里。蒋美云就是刚送完孙子到幼儿园再来上班,按件计工资,一个月能拿2000元左右。她直言,“上班自由方便,家里有事就走了,有时间就来做事赚钱。”这是厂办到家门口的福利,现在订单供不应求,老板黄忠林正在选址要扩大扶贫车间规模。

江华君贤皮具厂利用大路铺镇过去的粮站办厂,吸纳当地村民务工。

和蒋美云一样都是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打工,在江华大路铺镇君贤皮具厂工作的莫德玉,因需照顾年迈父母,从广州回乡就业。“家里没了牵挂,回家有了归属感。”因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,如今40岁最大的愿望就是娶个老婆。

“楼上住家,楼下就业。”大路铺镇村民李文华返乡创业,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家庭作坊式车间加工祭祀纸品。

“楼上住家,楼下就业。”大路铺镇村民李文华返乡创业,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家庭作坊式车间,吸纳村民进行祭祀纸品加工,带动近1000人就业。这种家庭作坊式车间在江华还有很多,典型的如江华县制香产业,建成了河路口镇船岭脚村、桥市乡大鱼塘村、白芒营镇云田村、涛圩镇大方坪等小微制香工厂特色产业村,制香从业人员3000余人,其中贫困人口近1000人,平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。

产业基地在农村,大户领发展

每个村要求流转山地300亩以上,鼓励贫困户与企业、专业合作社、能人大户等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。“每流转一亩山地可获得150-300元每年的流转收入,每流转一亩山地又衍生10个工,按70-80元一天算的话,一亩山地可带来700元务工收入。”罗建华给记者算着这笔增收账,引进专业合作社、大户将农业产业基地建在村民山头,无疑给了村里50岁以上文化程度低的贫困劳动力带来了发展强音。

白芒营镇红山村64岁的贫困户涔神娥在柑橘种苗地里劳动,一天70元工资。

在白芒营镇红山村,这里的山头被江华富隆果业有限公司披绿,建设成了果业基地,已流转土地6000多亩,种植柑橘4000多亩。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,年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。64岁的涔神娥和66岁的杨六妹在柑橘种苗地里劳动。“公司没来没钱赚,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活干,家门口就能赚钱。”不光是务工收入,他们两家一年山地流转收入就上万元。

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如何激发?“扶贫车间”让村民有事做,有钱赚,眼看着别人的日子越过越好,懒户也坐不住了,自身谋发展的想法便转化为行动。车间进村,产业基地上山,让农村留守妇女,待业青年就近就业,让返乡的打工者发展成了“小老板”和致富带头人。“扶贫车间”里充满了欢歌笑语,记录着一个个贫困户脱贫轨迹。

二手离心机

核桃油价格

纯棉劳保服

男士t恤批发

钢管压管机